合唱指挥培训教学提纲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276 日期:2023-11-02

襄阳市群众艺术馆

合唱指挥培训教学提纲

主讲人:杨秋仪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一门关于合唱指挥技术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

本课程旨在通过合唱艺术与指挥技术的学习与实践,基本了解本课程的教学并达到以下教学目的:

1、通过网络课堂教学及实践,使学生初步掌握合唱指挥的基础知识及基本的指挥技能,以便将来更好地完成合唱排练任务,提高其辅导群众歌咏、合唱活动的能力。

2、通过一定数量的中外优秀合唱作品的指挥与欣赏练习,增强学生对多声部音乐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第一课

一、合唱艺术的特点

众人演唱的多声部声乐艺术。其特点是:声部—和谐、音色—统一、音量—平衡

二、合唱艺术发展简史

1、西方:9世纪开始的“多声部宗教歌曲”——13世纪的“经文歌”——16世纪的“无伴奏合唱”、“清唱剧”——17世纪的“康塔塔”。

2、中国:清末民初的“学堂乐歌”——抗战时期的“抗日救亡歌曲”——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合唱”。

【说明:中国合唱,是在西方合唱范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音乐及其发音特点所建构的合唱艺术体系。代表性作品包括:黄自的《长恨歌》(清唱剧)、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康塔塔)、晨耕等人的《红军不怕远征难》(组歌)。以及瞿希贤的《牧歌》(单章性合唱)、王震亚的《阳关三叠》(单章性合唱)、刘炽的《祖国颂》(单章性合唱)等等。】

三、合唱指挥的姿势

  身体姿势(自然、端庄、大方、有美感)、手的姿势(手、手腕、小臂、大臂、肩)、面部表情(眼睛、表情)等。

四、合唱指挥技术要点(一)

  1、拍“点”

  2、常见拍子的指挥图示:2/4、3/4、4/4、3/8、6/8

五、思考与练习:《歌唱祖国》、《我们走在大路上》

六、课堂互动、回答学员问题。

 

第二课

一、合唱歌曲的体裁与风格

1、进行曲、舞曲、颂歌、歌谣等。

2、宗教歌曲、艺术歌曲、民歌、创作歌曲、革命歌曲、儿歌、通俗歌曲等。

二、合唱织体

1、主调织体

2、复调织体

  3、主调、复调相结合的织体

三、合唱指挥技术中的预备拍

  1、起的预备:强起、弱起、不同拍子“起”的问题等。

2、收的预备:强收、弱收。

3、领唱(独唱)、合唱交接的预备。

4、声部流动、交接之间的预备。

四、合唱指挥技术要点(二)

  1、旋律线

2、主动拍与被动拍(“带”与“跟”)

3、合拍与分拍

五、思考与练习:《黄水谣》、《游击队歌》、《我和我的祖国》

六、课堂互动、回答学员问题。

 

第三课

一、合唱读谱法

(一)合唱读谱

1、关注前奏、间奏、尾声

2、关注主旋律声部的流动

3、关注新进入声部

4、关注需要强调或突出的声部

5、关注领唱声部与合唱声部的交接

(二)根据读谱设计合唱指挥

  1、关于“前奏”

  2、关于“领唱”

3、同节奏的合唱

4、不同节奏的合唱

5、轮唱(二部、三部/见《保卫黄河》)

6、复调部分

【注意:力度、速度、表情、艺术形象】

二、合唱指挥技术要点(三)

  1、连与跳

2、强与弱

3、快与慢

4、长音、附点音符、切分音

5、左右手分工

三、思考与练习:《保卫黄河》、《在希望的田野上》、《祖国颂》

四、课堂互动、回答学员问题。

 

2022923日于襄阳